山中读书图

远山如蓝近山绿,前门苍松后门竹。
幽人读书栖石根,有客拿舟访溪曲。
白云冉冉落虚窗,清风泠泠散飞瀑。
林泉深处隔红尘,便欲相依结茅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在山中读书的清幽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宁静深远。

前两句用颜色对比勾勒出山景的层次感:远处的山呈现蓝色,近处的山是绿色,门前有苍劲的松树,屋后是翠绿的竹林。这种色彩搭配让画面既真实又充满诗意。

中间四句聚焦人物活动:一位隐士正坐在山石旁读书,这时有客人划着小船沿着溪流来拜访。白云缓缓飘过敞开的窗户,清凉的山风吹散了飞瀑的水雾。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雅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在这远离尘嚣的山水之间,诗人产生了在此定居的强烈愿望。"相依"二字特别巧妙,既指与自然相伴,也暗含与志同道合者比邻而居的向往。

全诗通过视觉(山色)、听觉(飞瀑)、触觉(清风)等多重感官描写,营造出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景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