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破败的古墓场景,传递出深深的时光流逝与遗憾之情。
前两句"野梅荒草水边坟,无处从人问子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画面:水边有一座被野梅和荒草包围的孤坟,已经找不到可以打听墓主后代的人了。这里用简单的自然景物——野梅、荒草、水边,就勾勒出坟墓被遗忘的凄凉感。
后两句"三尺断碑今又失,几多遗恨夕阳村"更进一层:连记载墓主生平的三尺墓碑现在也找不到了,在夕阳下的村庄里,留下了多少未完成的心愿和遗憾啊。"三尺断碑"这个具体意象很有冲击力,让人联想到墓主生前可能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但现在连记录他的石碑都残破消失了。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朴实的景物(野梅、荒草、断碑、夕阳)营造出强烈的沧桑感 2. 通过"无人问子孙""碑又失"这些细节,展现时间对记忆的无情冲刷 3. 最后一句"几多遗恨"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让人不禁思考墓主生前的故事
这首诗提醒我们:再轰轰烈烈的人生,最终都可能被时光掩埋。但它也让我们思考,该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