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赋老彦兄家猫图代『有态度的猫—杨小彦水墨画展』序言(庚寅)
老彦乐陶陶,神笔涂家猫。
妩媚百态度,天真慰寂寥。
余来看家猫,家猫怒如潮。
有病齧人药,圉家最无聊。
一梦陪硕鼠,九命值腥臊。
寻宗虎兄弟,论辈豹裔苗。
传神在阿堵,似瞋如怨也鸱枭。
古今阅人近无数,秦淮流水送六朝。
分粮当时禹,喂鱼昔日尧。
伸腰云游楚赤豹,文狸随后壮行色,山鬼背上隐形娆。
狎我者谓我顽刁,远我者谓我逍遥。
恶我者谓我叫嚣,宠我者谓我娇娇。
南泉刀下鬼⑴,一刀两断道不得,赵州顶履公案销。
三千世界我亦曾洒血,惊醒尘中人,梦里路迢迢。
妩媚百态度,天真慰寂寥。
余来看家猫,家猫怒如潮。
有病齧人药,圉家最无聊。
一梦陪硕鼠,九命值腥臊。
寻宗虎兄弟,论辈豹裔苗。
传神在阿堵,似瞋如怨也鸱枭。
古今阅人近无数,秦淮流水送六朝。
分粮当时禹,喂鱼昔日尧。
伸腰云游楚赤豹,文狸随后壮行色,山鬼背上隐形娆。
狎我者谓我顽刁,远我者谓我逍遥。
恶我者谓我叫嚣,宠我者谓我娇娇。
南泉刀下鬼⑴,一刀两断道不得,赵州顶履公案销。
三千世界我亦曾洒血,惊醒尘中人,梦里路迢迢。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风趣的笔调,以画家老彦笔下的家猫为引子,道出了猫的千姿百态和复杂命运,暗含人生哲理。
开头说老彦画猫画得开心,笔下的猫或妩媚或天真,能排解寂寞。但接下来笔锋一转,说这些猫其实充满野性——会发怒咬人、会偷吃老鼠、会追溯自己与老虎豹子的血缘关系。猫的眼神尤其传神,仿佛带着怨气,像夜猫子一样犀利。
中间部分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给猫"加戏":说大禹治水时给猫分过粮,尧帝给猫喂过鱼;又想象猫化身神话中的赤豹、文狸,甚至山鬼的坐骑。不同人对猫的态度截然不同:有人觉得它顽皮,有人觉得它自由,有人嫌它吵闹,有人宠它撒娇。
最后用禅宗典故收尾:南泉和尚斩猫的公案(为平息寺庙争端而杀猫),赵州和尚把鞋顶头上的怪异行为(暗示超越常规认知)。诗人说猫的血也曾惊醒尘世中人,但人们终究在梦里走不出轮回。
全诗表面写猫,实则借猫喻人。猫的多面性就像人性的复杂,人们对猫的不同态度如同社会对个体的评判。最后禅宗故事的运用,暗示众生在世俗纷扰中难以真正觉醒。语言活泼但内涵深刻,把猫的形象和人生思考巧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