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尚斋太守归省 其二
宦成归故里,慈母喜不胜。
曾闻吏尤俗,未觉面可憎。
为儿检行箧,信儿守家声。
质业集子弟,话旧邀亲朋。
朝眠日三竿,夜坐月半庭。
荣荣容谷兰,飘飘大海萍。
何日尘埃中,复此怀抱倾。
方期壹哀乐,双泪忽已零。
曾闻吏尤俗,未觉面可憎。
为儿检行箧,信儿守家声。
质业集子弟,话旧邀亲朋。
朝眠日三竿,夜坐月半庭。
荣荣容谷兰,飘飘大海萍。
何日尘埃中,复此怀抱倾。
方期壹哀乐,双泪忽已零。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送别家乡太守归省的诗。这里的“太守”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者省长之类的高官。下面,我会用通俗的语言分析这首诗。
一开始,“宦成归故里,慈母喜不胜。”描绘了这位高官完成了公务,回到故乡,他的母亲非常高兴的场景。这里的“慈母喜不胜”非常形象地描绘出母亲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曾闻吏尤俗,未觉面可憎。”描述了诗人听说了一些官场上的不良风气,但并未觉得这位即将归省的太守令人讨厌或者憎恶。说明诗人对这位太守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并没有受到那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然后,“为儿检行箧,信儿守家声。”描绘了母亲为儿子整理行囊,信任儿子会维护家族的名誉和声誉。这里展现了深深的母爱和对儿子的信任。
接着,“质业集子弟,话旧邀亲朋。”描绘了这位高官回家后会做的事情:他会和家人、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讲述过去的事情,也可能会进行一些家族事务的处理。
然后,“朝眠日三竿,夜坐月半庭。”用生动的景象描绘了家乡宁静、舒适的生活。早上可以睡到太阳升得很高才起床,晚上可以坐到月亮挂在半空中才休息。
接着,“荣荣容谷兰,飘飘大海萍。”使用了象征手法,用兰花的繁荣和海洋的广阔来比喻家乡的发展和丰富。这里的“荣荣容谷兰”可以理解为兰花在山谷中繁盛开放,“飘飘大海萍”则象征着大海的广阔和家乡的繁荣。
最后,“何日尘埃中,复此怀抱倾。方期壹哀乐,双泪忽已零。”表达了诗人对早日回到这种宁静、舒适、充满亲情和乡情的生活的期待。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压力让他无法如愿,只能在这首诗中流泪表达他的情感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归省的太守和诗人对家乡生活的深深怀念和期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非常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