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盏莲花灯在夜晚的独特魅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神话联想,展现了它的光彩与超凡脱俗。
开头两句写夜晚点起红蜡烛,景色焕然一新,而莲花灯却像提前开放的荷花,在初春就独自绽放。这里用"芙蕪"(荷花)比喻莲花灯,突出它的与众不同。
中间四句用丰富的想象描写灯光效果:灯光摇曳像仙人举着火炬归来,不沾水却已超脱尘世;光芒映照着溪边浣纱的美丽女子(若耶溪是西施浣纱处),影子又仿佛追随华山上的仙人(太华井头人指修仙者)。这些意象既优美又神秘。
最后两句更富想象力:如果说这灯真能在水面漂浮,那神仙(太乙)就可以乘着它脱去头巾(象征脱离凡尘)。这里把莲花灯比作通往仙境的交通工具,赋予它神奇的色彩。
全诗通过现实与神话的交织,把一盏普通的莲花灯写得光彩夺目、仙气飘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诗中"不借清涟已绝尘"等句也暗含对高洁品格的赞美,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