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渔父

只把丝纶当酒金,世间万事不关心。
月移篷影醒未醒,人在芦花深更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咏渔父》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渔夫形象,传递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只把丝纶当酒金,世间万事不关心"直接点题:渔夫把钓鱼线当作最珍贵的财富,对世俗的功名利禄毫不在意。这里的"酒金"不是真的金子,而是比喻渔夫心中最看重的东西。

后两句"月移篷影醒未醒,人在芦花深更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月光移动,船篷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渔夫似睡非睡;他置身芦花丛中,身影与自然融为一体。"深更深"三个字特别巧妙,既写芦花的茂密,也暗指渔夫远离尘世的深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世无争的意境。渔夫不追求荣华富贵,只享受垂钓之乐,与自然和谐相处。诗人通过渔夫的形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在现代社会忙碌的节奏中,这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尤其令人向往。

徐侨

(1160—1237)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