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直白的语言,讲了一个关于放下执念、摆脱欲望束缚的道理。
前两句用蜜蜂留恋旧蜂巢作比,说人如果像蜜蜂一样死守着过去的习惯("旧时窠"),就算有五百个壮汉也拉不动你改变。这里的"五百郎君"是夸张说法,形容执念之深。
三四句更直白:欲望像烈火逼得人无路可逃("欲火逼来"),但人还傻傻地想要追求虚幻的东西("白牛车"在佛教里象征难以企及的境界)。就像有人明明被欲望折磨,却还想着一步登天。
五六句用家门口的羊鹿比喻表面功夫,说屋里争吵("啀喍")都是自欺欺人。意思是人们常常在外假装平静,内心却充满无意义的纷争。
最后两句最精彩:当被生活里的烟火气熏得烦躁时("蓬臭烟"),真正的解脱其实不需要大动干戈——只要放下执念就能"出身"(超脱)。就像被烟呛到时,退一步反而海阔天空。
全诗像一位智慧老人用市井比喻说:别被欲望架着走,别为面子活受罪,遇到烦恼时,转身离开比硬扛更聪明。这种接地气的禅意,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会心一笑。
释道川
释道川,号实际,姑苏玉峰(今江苏昆山)人。俗名狄三,初依东齐(《五灯会元》卷一二作斋)谦首座习法,改名道川。高宗建炎初圆顶。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郑乔年漕淮西,迎之于无为军冶父寺开法。卷南岳下十五世,净因继成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