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冬至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水调歌头·冬至》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典故,描绘了冬至时节的阴阳变化和人生哲理。全词可以分成上下两段来理解:

上段写冬至的自然现象: 开头用"黄钟律管里的葭灰被吹动"这个科学现象(古代用律管测节气变化),暗示冬至阳气开始萌动。接着描写冬云低压、地下雷声暗涌,说明看似寂静的冬天其实孕育着生机。再用"嶰竹制律管""凤凰和鸣"的典故,比喻冬至是天地重新调整节奏的节点。最后用孔子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典故,暗示要像他一样静心观察才能领悟天道。

下段转向人生感悟: 用三组对比——寒冷中藏着温暖、困顿中藏着通达、山外彩云看似虚幻却能入画,说明事物都有两面性。接着用"气通关窍""万物生发"形容冬至如同生命重启的开关。最后落在"官路梅花"的意象上:虽然寒冬,但做官的路上已有春意,连凋落的梅花都成了美景,暗示困境中要看到希望。

全词妙在将自然节气(阳气初动)与人生境遇(否极泰来)完美结合,通过冬至物候变化,传递"寒冬终会过去,生机正在孕育"的乐观态度。语言上既有"彩云送上笔尖"的浪漫想象,又有"谁合又谁开"的哲学思考,读来既美又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