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次韵启宇先生(戊子)

谋国衣冠据上流,几多童稚葬危楼。
犹看刺史如花笑,谁念灾民似海愁。
亟与英雄开盛宴,续传圣火遍金瓯。
战天斗地夸全胜,一任冤魂哭益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讽刺了某些官员的冷漠和社会的荒诞现象。

开头两句说那些穿着体面的高官占据着重要位置,却让许多无辜孩子死在危楼里。这里用"衣冠"代指官员,"童稚葬危楼"暗指豆腐渣工程导致的悲剧。

三四句更尖锐:官员们还在像看花一样笑着,谁去关心受灾百姓的痛苦?"刺史"是古代官名,这里借指现代官员。"如花笑"和"似海愁"形成强烈对比。

五六句批评了某些形式主义:急着给所谓"英雄"办庆功宴,忙着搞圣火传递这些表面文章。"金瓯"指国家,暗示这些活动在全国铺开。

最后两句最辛辣:官员们还在吹嘘"战天斗地"的功绩,却任由冤魂在益州(借指灾区)哭泣。"夸全胜"和"哭益州"的对比,把虚伪和残酷揭露得淋漓尽致。

全诗用对比手法,通过官员的欢笑与灾民的泪水、表面的庆典与真实的悲剧,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某些人的麻木不仁。语言直白但力道十足,像一记耳光打在那些漠视民生的人脸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