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的宁静画面,充满了淡淡的惆怅和留恋。
前两句写景:夕阳西斜,山影笼罩着小亭子,墙头外能看到江上的一片片船帆缓缓移动。画面安静而悠远,光影的变化和船只的移动形成一种缓慢流逝的时光感。
后两句抒情:突然听到有人频频呼唤我回家,仔细一听,原来是风吹竹林的声音夹杂着杜鹃鸟的啼叫。这里用"怨子规"(杜鹃鸟的悲鸣)暗示诗人内心的不舍——虽然该回家了,但眼前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全诗妙在将日常的傍晚景象写得充满诗意,通过"山影移帆"的视觉画面和"竹声鸟鸣"的听觉感受,把那种既想驻足欣赏又不得不离开的矛盾心情表达得含蓄动人。就像我们现代人看晚霞看得入迷,虽然家人打电话催吃饭,却还是想多待一会儿的那种体验。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