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白石山房诗
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积雪。
玉气亘中天,龙湫无六月。
于兹隐君子,结屋依翠微。
读书日平树,看泉风满衣。
谁谓野鹤姿,从心自饮啄。
一落樊笼间,清梦绕岩壑。
岂不念白石,好炼五色纹。
献之补天手,归卧山中云。
玉气亘中天,龙湫无六月。
于兹隐君子,结屋依翠微。
读书日平树,看泉风满衣。
谁谓野鹤姿,从心自饮啄。
一落樊笼间,清梦绕岩壑。
岂不念白石,好炼五色纹。
献之补天手,归卧山中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生活的闲适自在,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
开头四句写景:浦江有座名山,山上白石像积雪一样洁白。山中仙气缭绕,即使在炎热的六月,龙湫(瀑布深潭)也清凉宜人。这为隐士的生活营造了一个清幽脱俗的环境。
中间六句写隐士的生活:隐士在山中建屋居住,每天在树荫下读书,清风吹拂衣襟,看泉水潺潺。他像野鹤一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生活。可一旦陷入世俗的牢笼,他的心思还是会回到山中的生活。这里用"野鹤"比喻隐士的自由,"樊笼"比喻世俗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四句表达志向:隐士并非不想有所作为("炼五色纹"暗指施展才华),但他更愿意像补天的女娲一样,在完成使命后回到山中过隐居生活。这体现了他既想保持高洁品格,又不愿被世俗牵绊的矛盾心理。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山中景物与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隐士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