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之磁县溢泉湖庄过邯郸
梦边袍短铁鞭长,征骑卷鸿荒。
边关十载逍遥雁,雁门辞、泪咽双行。
长平白骨,平阳青草,无语向苍茫。
曾经几度煮黄粱,惟有月流霜。
可怜路湿蹒跚步,送回车、不尽沧桑。
完璧生烟,斜枫流火,醉一水秋阳。
边关十载逍遥雁,雁门辞、泪咽双行。
长平白骨,平阳青草,无语向苍茫。
曾经几度煮黄粱,惟有月流霜。
可怜路湿蹒跚步,送回车、不尽沧桑。
完璧生烟,斜枫流火,醉一水秋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豪迈又苍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征战多年的将士路过邯郸时的复杂心境。
上片用"铁鞭""征骑"等意象勾勒出军人形象,但"泪咽双行"又透露出疲惫与感伤。"长平白骨"让人联想到历史上惨烈的长平之战,与"青草"形成生死对比,凸显战争的残酷。最后"无语向苍茫"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
下片转入对人生的思考。"煮黄粱"化用邯郸梦的典故,暗喻人生如梦。月光如霜的意象既美丽又清冷,暗示时光流逝。"蹒跚步"和"沧桑"生动表现了岁月带来的沉重。结尾却笔锋一转,用"完璧""枫火""秋阳"等暖色调意象,在沧桑中展现豁达,以醉酒赏秋的姿态面对人生起落。
全词最动人之处在于:既写出了铁血男儿的豪情,又流露了内心柔软;既感叹历史无情,又在秋色中找到慰藉。这种刚柔并济、悲欣交集的情感,配上"醉一水秋阳"的洒脱结尾,让整首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生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