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夫子 其七

银汉霜华下井梧,愁心曾耐夜啼乌。
月移妆阁侵书幌,风动形容出画图。
咫尺相看言笑隔,依稀偏怪梦魂无。
含情独对芙蓉帐,一任香销金鹊炉。

现代解析

这首《哭夫子 其七》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怨的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通俗地解析这首诗:

1. 景象描绘

* “银汉霜华下井梧”:这句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景象。银河(银汉)的星光与霜花交织在一起,照亮了井边的梧桐树。这景象给人带来一种冷清、孤独的感觉。
2. 情感表达

* “愁心曾耐夜啼乌”:诗人用“愁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而“夜啼乌”则增强了这种悲伤的氛围。乌鸦夜啼常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以此暗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3. 细节描写

* “月移妆阁侵书幌,风动形容出画图”:这里,诗人通过对环境和周围事物的细致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内心的波澜。月光移动,照亮了妆台和书架;风轻轻吹动,仿佛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画。这些细节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4. 心理刻画

* “咫尺相看言笑隔,依稀偏怪梦魂无”: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虽然与思念的人近在咫尺,但却感觉距离遥远,无法言笑。诗人渴望能在梦中相见,但却感觉梦魂也似乎不存在。这种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5. 结尾的韵味

* “含情独对芙蓉帐,一任香销金鹊炉”:结尾两句诗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人独自面对芙蓉帐,看着香炉里的香料慢慢燃烧殆尽。这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情感表达、细节描写、心理刻画以及结尾的韵味,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或远离的夫子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无奈。诗中的每个字、每个词都充满了情感和韵味,让人读后能够深深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