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歌送吴秀才之金陵
君不见枫桥水,平流直下太湖来。
环绕阖闾城西北,其间风土何佳哉。
层楼叠榭侵云起,望处人家半临水。
水边歌舞不胜春,桥下帆樯停似蚁。
复有大道接金陵,送客每来桥上行。
山寺钟鸣知夜半,渔村月落见灯明。
今朝却饯吴公子,解我金貂沽渌醑。
帆挂长洲苑外烟,衣沾虎阜山头雨。
暮烟秋雨益凄其,别绪离情无限期。
昔时应是今时景,今人还诵昔人诗。
见说长干花似绮,君归更莫思乡里。
环绕阖闾城西北,其间风土何佳哉。
层楼叠榭侵云起,望处人家半临水。
水边歌舞不胜春,桥下帆樯停似蚁。
复有大道接金陵,送客每来桥上行。
山寺钟鸣知夜半,渔村月落见灯明。
今朝却饯吴公子,解我金貂沽渌醑。
帆挂长洲苑外烟,衣沾虎阜山头雨。
暮烟秋雨益凄其,别绪离情无限期。
昔时应是今时景,今人还诵昔人诗。
见说长干花似绮,君归更莫思乡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同时融入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开头用"君不见"引出枫桥水的壮阔景象——河水从太湖奔流而下,环绕古城,带出苏州(阖闾城)的地理风貌。这里用"风土何佳哉"直白地赞叹当地水土丰饶。
接着用"层楼叠榭"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现水乡特色:临水而建的楼阁、水边的歌舞升平、桥下停泊如蚁的船只,这些画面共同构成生机勃勃的市井图景。
"复有大道"四句转入送别主题。金陵大道和枫桥成为送别的固定场所,用"山寺钟声""渔村灯火"两个典型意象,既交代时间流转,又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意境。
后半部分聚焦送别场景:诗人解下贵重饰品换酒饯行,想象友人途经长洲苑、虎丘山的情景。"暮烟秋雨"的天气更添离愁,用"凄其"直抒胸臆,将古今离情巧妙串联。
结尾别出心裁:明明写离别愁绪,却劝友人"莫思乡里"。因为金陵的"长干里"同样繁花似锦,这种反常规的安慰方式反而更显情谊深厚。全诗在美景与真情的交融中,完成了一次动人的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