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才被埋没的无奈。
前两句说汉朝需要人才,连卖布的小贩和杀狗的屠夫都有机会出头("贩缯屠狗"指刘邦手下出身低微的功臣)。后两句笔锋一转:就在大家争着表现的时候,南山脚下风雪中,还有个能射虎的英雄无人问津。
诗人用对比手法,把"热闹的选才"和"寂寞的能人"放在一起。就像今天社会里,有些人拼命钻营获得机会,而真正有本事的人可能反而被冷落。最后那个"风雪中射虎人"的形象特别打动人——他明明有真本事(能射虎),却只能在寒冷中独自坚持。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自古以来人才选拔的不公平,以及怀才不遇者的孤独,让人读后既感到惋惜,又对那位风雪中的射虎人产生敬意。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