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父移居东斋

去乡三十年,梦寐犹西土。
阨穷未能归,谅亦君子固。
结庐箕颍间,绝意为霖雨。
聊清一室地,仅作跏趺处。
迩来又谢客,不待羹轹金。
西斋旧翳密,日宴窗先暮。
东轩得爽嵦,真作禅侣住(自注:公旧自谓东轩长老。)。
陶潜采菊时,尚复有真趣。
公今观此心,湛然忘客主。
坐了一大缘,固已遗能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离乡三十年的游子,虽然生活困顿无法回乡,但内心依然保持高洁品格。他在简陋环境中清修,像古代隐士一样超脱世俗。

诗中几个关键点: 1. 乡愁与坚守:开头"去乡三十年"直接点明长期漂泊,用"梦寐犹西土"表达连做梦都想念故乡。虽然穷困不能归乡,但说"谅亦君子固",显示他像君子一样坚守本心。

2. 隐居生活:用"结庐箕颍间"(在简陋住处)、"跏趺处"(打坐的地方)描写简朴修行生活。"绝意为霖雨"表示不再想建功立业,像放弃做滋润大地的雨。

3. 环境变化:通过西斋(旧居)昏暗和东轩(新居)敞亮的对比,暗示心境转变。自称"东轩长老"带着幽默感,显示超然态度。

4. 禅意境界:后半段用陶渊明采菊的典故,表达找到生活真趣。最后"坐了一大缘"等句说达到物我两忘的禅修境界,超越主客之分。

全诗魅力在于: - 用日常景物(书斋、窗户)承载深刻人生感悟 - 将困顿生活写出诗意,展现苦中作乐的生活智慧 - 最后升华到哲学高度,却依然保持朴实语气 - 自注"东轩长老"的幽默让严肃主题显得亲切

本质上是在说:人生难免困顿漂泊,但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在简单生活中找到精神自由。这种"陋室中的豁达"对现代人依然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