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其四

峥嵘天仗势崔嵬,极月扶桑一眺开。
北极春回迎斗柄,东方雷动起龙堆。
登封台上山连袂,日观峰头海作杯。
御气凌风身世渺,吴门匹马望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泰山时的壮阔景象和豪迈情怀,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首联"峥嵘天仗势崔嵬,极月扶桑一眺开"用夸张手法写泰山之高耸入云。意思是说泰山像一支直插云霄的仪仗队,站在山顶能看到月亮和日出之地的扶桑树。这里用"天仗"比喻泰山,既显其雄伟,又暗含神圣感。

颔联"北极春回迎斗柄,东方雷动起龙堆"写登高望远的感受。说在泰山之巅能感受到北极星指引春天到来,东方的雷声仿佛从龙堆(指泰山)升起。这两句把天文现象与地理特征巧妙结合,赋予泰山神秘色彩。

颈联"登封台上山连袂,日观峰头海作杯"是登顶后的具体描写。说在登封台上看到群山像手拉手的朋友,在日观峰顶看云海就像举杯豪饮。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山,用夸张手法写海,充满浪漫想象。

尾联"御气凌风身世渺,吴门匹马望徘徊"抒发登高后的感慨。说乘着山风仿佛超脱尘世,但回望吴门(苏州)方向又不禁徘徊思索。这里既有登高时的豪情,又有对尘世的眷恋,形成情感张力。

全诗通过夸张的比喻、生动的拟人、瑰丽的想象,把泰山之雄奇与登临之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既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又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在领略泰山风光的同时,也能体会那种"会当凌绝顶"的豪迈与"高处不胜寒"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