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庸从兄自楚北归里赋呈 其一

别后经戎马,家山草不春。弃原空战骨,隐舍祇烽尘。

左计躬耕负,余生患难亲。一镫看聚首,应胜滞江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亲人重逢的复杂情感,充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前四句用战乱前后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兄弟分别后遭遇战争,故乡的草木都失去了生机。战场上只剩被抛弃的白骨,隐居的房屋也被战火烟尘笼罩。这里用"草不春"的拟人手法,暗示连自然都因战争失去了活力。

中间两句写个人遭遇:原本计划安心种田(左计指原来的打算),却被战乱打破;在艰难岁月里,亲人成为唯一的依靠。"躬耕负"三个字包含着对平静生活落空的遗憾。

最后两句是全诗亮点:在昏暗的油灯下团聚的温馨,胜过困在江边的漂泊。用"一镫"的微弱灯光反衬出亲情的温暖,形成战火与灯火、动荡与安宁的巧妙对比。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惨状,而是通过家园荒芜、计划落空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毁,最终用灯火下的团聚传递出乱世中亲情的珍贵。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战乱题材的诗也能触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