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浪漫又略带哀愁的七夕神话场景,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写仙女们盛装相遇:穿着翠绿披风、华丽裙装的仙女们笑着相聚,她们在繁星般的罗帐里,被浓郁的花香环绕。这里用"星罗斗帐"形容帐篷像星空一样璀璨,营造出梦幻氛围。
第二句用两个对比画面:一边是弄玉(嬴女)吹箫庆祝牛郎织女相会("庆合欢"),另一边却是嫦娥(羿姬)独自在月宫哭泣,露水像眼泪一样落下。通过一喜一悲的对比,暗示爱情的不同结局。
第三句点明主题:天上神仙一年只有七夕这一晚能相聚,而人间乞巧的少女们何必着急("那刺促"指不要匆忙)呢?这里暗含对短暂相聚的珍惜,也劝诫凡人不必过分追求完美。
最后一句用太阳升起比喻时间无情:太阳神(踆乌)根本不管人们长久的思念,转眼就跳上扶桑树(代表日出),强行结束了这场相会。用"须臾"强调相聚时光的短暂,透露出无奈。
全诗通过仙女的欢聚、嫦娥的孤独、牛郎织女的短暂相会这三个层次,表达了"珍惜当下"的核心思想。最妙的是把神话人物和人间少女的愿望交织在一起,让天上的爱情故事映照人间情感,既有浪漫色彩,又充满现实哲理。
张泰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