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秀才此山堂 其二

爽气在襟袖,清风拂丝桐。
悠然适天趣,宴坐心融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处时的闲适心境,像一幅宁静的山水小品。

前两句"爽气在襟袖,清风拂丝桐"用身体感受来写环境:衣袖间流动着清爽的空气,微风吹过丝桐树沙沙作响。这里"丝桐"指代古琴(古琴多用桐木制作),暗示主人公可能在抚琴。

后两句"悠然适天趣,宴坐心融融"转入内心感受:悠闲自得地享受着自然之趣,安静独坐时内心温暖满足。"宴坐"不是指参加宴会,而是形容像参加宴会一样轻松愉快的独处状态。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爽气""清风"等触觉感受营造清新氛围 2. "悠然""融融"等叠词强化舒适感 3. 通过外景(风、树)与内心(适意、温暖)的呼应,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人要表达的是:当人放下杂念融入自然时,最简单的清风树影就能带来心灵满足。这种"独处时的快乐"在现代社会尤其珍贵,让人想起周末泡杯茶、听听风声的放松时刻。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