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异和自我价值的坚守。
前两句"我不知人人我知,体交无味亦何为"意思是:我不了解别人怎么看我,但我知道自己是谁;如果交往只是表面客套没有真心,这样的社交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刻意迎合他人的态度。
后两句"朝阳鸣凤翔千仞,却是梧桐实未离"用凤凰和梧桐树的关系作比喻:凤凰虽然能飞得很高(千仞指极高),但它的根基始终在梧桐树上。意思是说,一个人可以追求很高的成就,但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心和根基。就像现在的成功人士,不管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坚持和原则。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做人要清楚自己的价值,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眼光;在追求成功时,更要守住内心的本真。这种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脚踏实地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很有启发。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