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潮湿闷热景象,以及人们在这种天气下的生活状态。
开头两句"霢霂雨黄梅,凝云绾不开"用细雨绵绵、乌云密布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梅雨季节阴雨连绵的特点。"霢霂"形容细雨,"绾不开"比喻乌云像打结的头发一样解不开,形象地写出了天空持续阴沉的状态。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梅雨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养苗稼"对庄稼生长有利,另一方面"长莓苔"又带来潮湿发霉的困扰。"密箧几如渍"说衣柜里的衣物都像被水浸过一样潮湿,"崇墉势欲隤"则夸张地描写高墙都快要被雨水泡塌了,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梅雨季的潮湿程度。
最后两句"郁蒸任炎热,谁解酌金罍"道出了人们在闷热天气中的无奈。"郁蒸"形容湿热难耐的感觉,"酌金罍"指喝酒解闷,但"谁解"二字透露出无人相伴的孤独感,暗示在这种天气里连借酒消愁都难以实现。
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梅雨季节的潮湿闷热、人们的生活困扰以及内心的烦闷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潮湿与烦闷,展现了高超的写景抒情技巧。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