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感怀诗 其二
种树以为林,结茅以成屋。
家有负郭田,聊足供饘粥。
春风树若黛,秋雨山如沐。
二三老农人,戴笠牧黄犊。
此事乐有馀,此生甘鹿鹿。
虚名煎膏火,途穷见车覆。
忧来每无方,颠毛种种秃。
座右金人铭,朝夕事三复。
篯铿真吾师,敬慎以为毂。
家有负郭田,聊足供饘粥。
春风树若黛,秋雨山如沐。
二三老农人,戴笠牧黄犊。
此事乐有馀,此生甘鹿鹿。
虚名煎膏火,途穷见车覆。
忧来每无方,颠毛种种秃。
座右金人铭,朝夕事三复。
篯铿真吾师,敬慎以为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虚名浮利的厌弃。
开头四句,诗人用种树、盖茅屋、种田这些简单的劳动,勾勒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画面。家里有靠近城墙的田地,种出的粮食足够煮粥度日,说明生活虽然清贫但很踏实。
中间六句,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春风中树木青翠如黛,秋雨里山色清新如洗,几个老农戴着斗笠放牧小黄牛。这些画面充满生机和宁静,诗人说这样的生活乐趣无穷,自己甘愿像温顺的小鹿一样平凡度日。
接下来四句,诗人笔锋一转,用对比手法批判世俗的虚名。他把追求虚名比作煎熬人的烈火,用翻车的比喻说明追逐名利终会失败。这些烦恼让他忧愁得头发都掉光了,形象地表现了精神压力。
最后四句,诗人通过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金人铭"指古人刻在铜人上的劝诫文字,"篯铿"是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长寿仙人。诗人说要像对待座右铭一样每天反省,把谨慎小心的态度当作人生的车轴,这样才能安稳长久。
全诗通过鲜明的田园与世俗对比,表达了"知足常乐"的智慧。诗人认为简单劳作带来的踏实感,远比追逐虚名更有意义,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诗中"春风树若黛"等自然描写清新动人,把抽象的人生感悟转化为可感的画面,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