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用简单的比喻,描绘了一种高超技艺或深刻道理的自然融合状态。
前两句"暗穿玉线,密度金针"像是在说一种隐秘而精密的工艺——暗中穿引玉线,紧密地排列金针。这可以比喻某种不露痕迹的高超技艺,或是细致入微的修行功夫。
后两句"如水入水,似金博金"用了更生动的比喻:就像把水倒入水中,分不出彼此;又像用黄金交换黄金,看不出差别。这是在说两种相似事物完美融合的状态,可能是比喻修行者与道合一、技艺与自然融通的境界。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日常可见的金、玉、水作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可感 2. 通过四个并列的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融合无间"的境界 3. 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就像在描述一个"物我两忘"的完美状态
可以理解为:无论是修行、技艺还是为人处世,最高境界就是像这样不着痕迹、浑然天成,达到与周围环境完全和谐统一的状态。
释宗琏
释宗琏(一○九七~一一六○),号穷谷,俗姓董,合州云门(今重庆合川东北)人。幼师广化了达,剃度后,往参信相昌禅师。又扣月庵于道吾,随居福岩。晦迹南岳二十年,居思大三生藏,因号琏三生。晚住荆门军玉泉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月庵善果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三十年卒,年六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