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林巽甫观察维让(此诗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

除夕枋桥夜,相邀共守岁。
连云看筑场,猫迎兼虎祭。
别后感书来,累多伤时势。
结轖使义衷,忽恸卜式逝(施懿琳编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除夕夜与朋友林巽甫相聚守岁的场景,以及分别后对时局动荡的感慨。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两个画面:前半段是温暖的相聚,后半段是沉重的忧思。

开头两句像老友聊天般自然,直接交代时间地点——除夕夜的枋桥边,两人相约一起守岁。"连云看筑场"可能是说他们远眺高处正在修建的场地(或指观察天象),而"猫迎兼虎祭"这个细节很生动,既可能是当地迎新春的民俗仪式(用猫虎形象驱邪纳福),也暗含辞旧迎新之意。

后半段笔锋一转,提到分别后收到来信,朋友在信中多为动荡时局而忧心。"结轖使义衷"(轖指车轴,这里比喻心结)写两人因共同的家国情怀而心意相通,最后突然以"卜式逝"作结——卜式是汉代捐家产助国的义士,这里借指志同道合者离世,使全诗在守岁的喜庆底色上,突然蒙上一层壮志未酬的悲凉。

全诗魅力在于用最朴素的除夕聚会场景,承载了知识分子对家国的深切关怀。前四句越是有烟火气的温馨描写(守岁、祭虎),越反衬出后四句时局艰难带来的沉重。特别是最后用历史典故收尾,不说自己多悲痛,而用"忽恸"二字让读者瞬间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连辞旧迎新的时刻都浸透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