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雅致的修行场景,核心是借莲花意象表达珍惜光阴、精进修行的禅意。
前两句"白衣阁外绕珠栏,人在琉璃菡萏间"用珠宝般的栏杆和琉璃般清澈的莲花,构建了一个晶莹剔透的修行圣地。这里的"白衣阁"可能是供奉观音的佛阁(观音常着白衣),而"琉璃菡萏"既指真实的莲花,也暗喻纯净的佛国世界。
后两句"谁把此花为刻漏,修行不放一时间"是全诗精髓。诗人突发奇想:若能把莲花当作计时工具该多好,这样就能提醒修行者珍惜每分每秒。"刻漏"是古代计时器,这里用莲花替代,既新颖又贴合场景。最后"不放一时间"强调修行要持之以恒,连片刻都不懈怠的专注精神。
全诗妙在将庄严的修行主题,通过晶莹的莲花意象生动呈现。没有说教,而是让读者从"琉璃莲花"的纯净美感中,自然体会到珍惜时光、精进修行的深意。这种将禅理融入日常景物的写法,既通俗又富有诗意。
释怀贤
释怀贤(一○一六~一○八二),字潜道,赐号圆通,俗姓何,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真宗天禧二年(一○一八)落发受戒。后屡依高僧,四主名刹。神宗元丰五年卒,年六十七。所著诗颂文集凡五卷及《稚耄典记》一篇,已佚。事见《淮海集》卷三六《圆通禅师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