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偶题

汉时城郭梁时寺,日炙风吹秋又春。
六代风流烟暝暝,三分旧恨水潾潾。
阴阳戏剧程生马,爪齿虚浮泡似人。
如此安禅亦剩事,只宜高枕对嶙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山寺偶题》以山寺为背景,通过对历史变迁、自然景象以及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下面我将用通俗的语言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汉时城郭梁时寺”:这句诗描绘了山寺周围的古老建筑。城郭和寺庙都是历史的见证,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2. “日炙风吹秋又春”:这里用自然界的日头照射、风吹等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迭,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永恒变化。

3. “六代风流烟暝暝”:六代指的是六个朝代,这句诗表达了六个朝代的繁华已成过去,只剩下淡淡的烟雾笼罩,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4. “三分旧恨水潾潾”:三分旧恨指的是长久的遗憾或未了之事。水潾潾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不断前行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一切遗憾也随之流逝。

5. “阴阳戏剧程生马”:这句诗较为抽象,可以理解为人生就像一出戏,阴阳(指命运)决定了人的生死和命运的变化。程生马可能指的是生命的旅程如同驾驭马车前行。

6. “爪齿虚浮泡似人”:形象地描绘了人的无常和虚幻。爪齿虽然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也会随时间变得虚弱和无用。泡似人则暗示人的生命如同泡沫般短暂和虚幻。

7. “如此安禅亦剩事”:安禅指的是静心修行,但即使如此也无法避免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剩事可能意味着即使修行也是一种多余的事情。

8. “只宜高枕对嶙峋”:嶙峋可能指的是山石突兀的景象,这里比喻人生的艰难和坎坷。高枕则可能意味着超脱世俗,冷眼旁观人生的起伏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历史的沧桑、人生的虚幻和修行的多余。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