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罗浮山作 其四
山鸟何太奇,五文分毛质。
渴饮元露浆,饥食碧梧实。
终年不飞鸣,时为幽人出。
我欲执此鸟,施罗叹无术。
神物任变化,何必相促迫。
昔有孤高士,炼食朱明陲。
丹成日飞升,遗灶今在兹。
旷哉超世心,千古有馀思。
黄鹄不可驭,欲往终难期。
置此杳冥事,攀云信所之。
渴饮元露浆,饥食碧梧实。
终年不飞鸣,时为幽人出。
我欲执此鸟,施罗叹无术。
神物任变化,何必相促迫。
昔有孤高士,炼食朱明陲。
丹成日飞升,遗灶今在兹。
旷哉超世心,千古有馀思。
黄鹄不可驭,欲往终难期。
置此杳冥事,攀云信所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罗浮山遇到的一只神奇山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诗中先描写了一只五彩斑斓的山鸟,它喝的是仙露,吃的是梧桐果实,整年不鸣叫,只为有缘的隐士偶尔现身。诗人想捕捉它却无从下手,最终领悟到:神物本就自由自在,何必强求束缚。
接着诗人联想到罗浮山曾经有位修行者,在此炼丹成仙飞升,只留下炼丹炉遗迹。这让诗人感叹:超脱世俗的心胸何其宽广,千年后仍令人神往。但诗人也清醒认识到,像黄鹤这样的仙鸟终究难以驾驭,成仙之事太过渺茫。
全诗通过"神鸟不可得"和"仙人难企及"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清醒认知。最后"攀云信所之"的结语,展现了诗人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诗中把求而不得的遗憾,转化成了对自由的尊重和对生命本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