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
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
波上木兰舟。
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
墙下草芊绵¤
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
人生得几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色和人生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以清晨的莺啼开篇,打破了主人公的乡梦。朦胧的春树、将熄的残灯、紧闭的窗户,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半梦半醒的迷离氛围。隔着屏风传来的人语声,更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当香气消散、灯火熄灭时,主人公突然想起去年在江边与友人分别的场景:石城飘着花雨,木兰舟在江波上荡漾。这些回忆让眼前的春景更添几分惆怅。

下片转入对春日景色的直接描写。薄雾中的杨柳、风中飘舞的柳絮、墙下茂盛的春草,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春景图。燕子初飞、黄莺老去,暗示着季节的流转,而拂面的春风依然温柔。面对这美好春光,词人发出"人生能有多少这样快乐的时光"的感叹,主张及时行乐,与友人饮酒高歌。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然的情感流露,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易逝,以及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感受春天气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短暂的哲理。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