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失去爱妾的男子,面对空荡房间时的悲痛与思念。
开头用"画梁朝日尽"(雕花的房梁上阳光渐渐消失)和"芳树落花辞"(芬芳的树上花朵凋落)两个意象,暗示美好时光的消逝。就像早晨的阳光会消失,盛开的花朵会凋谢,爱妾的生命也这样突然结束了。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昨天还在对我露出珍贵的笑容(千金笑),今天就永远离去了(九泉悲)。梳妆镜前积满灰尘(尘剧粉),织布机上结满蛛网(网多丝),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女主人不在后,生活陷入停滞的状态。
最后用双燕归巢反衬自己的孤独:屋檐下燕子成双入对,而我的床上只剩空荡荡的帷帐。最痛心的是,就算有传说中的返魂香,也唤不回逝去的爱人,这种绝望让整首诗的哀伤达到顶点。
诗人没有直接哭诉多么痛苦,而是通过房间里的日常物品——镜子、织机、床帐,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物件,来反衬物是人非的凄凉,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他无处排解的思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接说"我很伤心"更有感染力。
阴铿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