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
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名为远公的人物的故事的诗词。让我们逐句解析一下:

第一句,“远公逢道安”,描述的是远公遇到了一个让他决定改变人生道路的人或事,这个人或事就是道安。这里的“逢”字,可以理解为遇见或者遭遇。远公的人生因为这次遇见而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第二句,“一朝弃儒服”,远公决定抛弃他原本的儒生身份和装扮,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或信仰。这可能意味着他放弃了世俗的生活和荣誉,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这里的“儒服”,可以理解为儒生的身份和装扮,也可以指代他原本的生活方式或价值观。

第三句和第四句,“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这两句表达的是远公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真理的追求。“真机久消歇”,可以理解为真正的机会或者真谛已经消失或者沉寂。“世教空拘束”,可以理解为世俗的规范和束缚对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这表明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五句和第六句,“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这两句描绘了远公的决定和行动。“誓入罗浮中”,表达了他坚定的决心和目标。“遂栖庐山曲”,描述了他最后选择的地方——庐山。罗浮山和庐山都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这可能意味着他选择出家为僧,开始修行佛道。

第七句和第八句,“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这两句描述了他修行的情况。“禅经初纂定”,可以理解为他在修行过程中整理并理解了禅经。“佛语新名目”,可以理解为他对佛教的理解和创新,给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领悟。

第九句和第十句,“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他的转变和他在佛教中的地位。“钵帽绝朝宗”,可能指的是他戴上僧帽,摒弃了世俗的尊卑观念。“簪裾翻拜伏”,可能描绘的是他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也可能描绘他在佛教社区中的地位和影响。

最后两句,“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这里的“东林”可能指的是他的居所或者他的精神家园。“多隐士”可能指的是那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隐士或者修行者。“为我辞荣禄”,表达了他为了寻求真理和内心的平静,放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和权力地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远公在遇见道安后的人生转变,他放弃了世俗的生活,选择了修行佛道,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理。他在修行过程中有所领悟,对佛教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创新,同时也放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和权力地位。诗词表达了对远公坚定决心和勇气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