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dì)雪肌肤。
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有绵绵不绝的仇恨,姑苏台上歌舞后红颜的血泪尚未流尽,仍旧在风中深情凝望如雪的肌肤呻吟。
姑苏:山名,今苏州市西南,古姑苏台于其上。亦作苏州之别称。据《吴越春秋》载:越进西施于吴,请退师,吴王得之,筑姑苏台,游宴其上。凝睇:凝聚目光而视。这里是微微斜视而又含情的意思。雪肌肤:肌肤白嫩、细腻而润滑。所以说“雪”在这里是与“凝脂”同义。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wàn)满重湖。
吴王的江山早已随着时光的轮回落幕,杂草丛生是那胜利者越王宫殿的旧痕,都比不上菱藕蔓草年复一年茂盛常新。
落日:喻亡国。又解:“空落日”,在落日照耀下显得更空旷,意思是吴王的江山已不复见,只有夕阳西照。芜:音无,①田野荒废,丛生野草。②乱草。 菱蔓:菱角的藤子。重湖:湖泊相连,一个挨着一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有绵绵不绝的仇恨,姑苏台上歌舞后红颜的血泪尚未流尽,仍旧在风中深情凝望如雪的肌肤呻吟。
吴王的江山早已随着时光的轮回落幕,杂草丛生是那胜利者越王宫殿的旧痕,都比不上菱藕蔓草年复一年茂盛常新。
注释
姑苏:山名,今苏州市西南,古姑苏台于其上。亦作苏州之别称。据《吴越春秋》载:越进西施于吴,请退师,吴王得之,筑姑苏台,游宴其上。
凝睇:凝聚目光而视。这里是微微斜视而又含情的意思。
雪肌肤:肌肤白嫩、细腻而润滑。所以说“雪”在这里是与“凝脂”同义。
落日:喻亡国。又解:“空落日”,在落日照耀下显得更空旷,意思是吴王的江山已不复见,只有夕阳西照。
芜:音无,①田野荒废,丛生野草。②乱草。
菱蔓(wàn万):菱角的藤子。重湖:湖泊相连,一个挨着一个。
评析
这首词是咏史词,借越国美女西施的故事,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慨,充满悲凉、凄婉的凭吊气氛。
词的上片写西施。“倾国倾城”是用来形容女子的姿色艳美绝伦的词语,始 见于《汉书·外戚传》:李延年知音律、善歌舞,尝在汉武帝前起舞作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此词首句“倾国倾城恨有馀”引出的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灭吴的一段动人的故事,“倾国倾城”四字系指代越国浣纱美女西施,她在吴越之争中,被越王勾践当作祸国工具献于吴王夫差,以惑乱吴国之政;“恨有余”,是说西施之恨无尽无穷。“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两句似乎是对西施之恨是什么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在姑苏台上春霄宫中,西施内心凄苦,她多少次在妆成侍宴之前还忍不住泪水暗流,她倚立风前深情远望,凝视着自己那南方白云深处的故乡。“姑苏”,地名,即今之苏州,昔春秋时吴国的故都,此处概指当年吴王夫差在姑苏台上所建的、专供欢饮行乐用的春霄宫;“雪肌肤”在此形容西施肤色之美,晶莹洁白如雪。词的上片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描写,刻画其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越王勾践巧使美人计,利用西施达到了灭吴复仇的愿望,但就西施个人的幸福来说,她远离故土,向一个自己并不喜爱的暴君献媚邀宠,却不能不是一出令人同情的千古悲剧。
下片转写吴、越。“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三句,是作者就眼前景色抒发感慨。当年吴王所占领的辽阔土地,空自日出日落,早已多次变易主人。越王的雄伟宫殿也已经大都变得壁断垣颓,遍地荒草,一片陈迹。兴衰成败都化作过去,只有那红荷绿菱仍然密密地覆盖着湖面,年复一年地宣告着春去夏来。寥寥三句,写尽了胸中的苍凉和惆怅。
此词正如李冰若说:“伯主雄图,美人韵事,世异时移,都成陈迹。三句写尽无限苍凉感喟。此种深厚之笔,非飞卿辈所企及者。”(《栩庄漫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词,主题是关于历史的兴衰和人们的情感变迁。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词。
第一句“倾国倾城恨有馀”,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某种深深遗憾的情感。“倾国倾城”通常用来形容国家或城市的美貌和魅力,但在此句中,“恨有馀”显示出对这种美可能带来的悲剧的遗憾和哀愁。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某个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怀念和遗憾。
第二句“几多红泪泣姑苏”,这里的“红泪”可以理解为悲伤的泪水,“姑苏”可能是指姑苏山,也可能是借指曾经繁华一时的城市或事物。整句的意思是,有多少悲伤的泪水为那消逝的繁华而流。
第三句“倚风凝睇雪肌肤”,描绘了主人公倚着风,目光凝视着远方,皮肤白皙如雪。这可以理解为主人公在回忆和思考过去的事情时,内心充满了哀伤和愁绪。
第四句和第五句“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描绘了山河依旧,但曾经的君主和宫殿已经消逝,只剩下落日和平原。这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表达了繁华过后的萧条和空虚。
最后一句“藕花菱蔓满重湖”,这里的“藕花菱蔓”可以理解为水面上的植物,生机勃勃地生长着。“满重湖”则描绘了这种生机覆盖了整个湖面。这可能是对新生事物的赞美,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句的意思是,即使经历了历史的兴衰变迁,仍然有新的生命和希望在继续。
总的来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