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汉隐士严子陵拒绝做官、隐居钓鱼的故事,歌颂了他不慕权贵的风骨。
前四句直接点题:严子陵披着羊皮袄在富春江钓鱼,连皇帝请他做官都不去,这种坚持不是装模作样。这里用"天子不能屈"四个字,就把一个硬骨头文人的形象立起来了。
五六句很巧妙:江边的古石被云雾半遮半掩,就像严子陵的事迹若隐若现;吹过钓台的风让世人感到寒意,其实是说他的高洁品格让追名逐利的人羞愧。这两句把景物和人物品格完全融合在一起。
最后两句最妙:祠堂边的青竹四季常绿,仿佛在说"你何不也来钓鱼呢?"这是用竹子代严子陵发声,邀请后人学习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把竹子写活了的写法,让整首诗突然有了对话感。
全诗就像在富春江边拍纪录片:先给严子陵特写,再拉远镜头看云雾中的钓台,最后定格在沙沙作响的竹林,观众耳边仿佛听见竹子发出的邀请。这种由人到景、再由景及人的写法,把说教变成了生动的画面。
张景脩
张景脩,字敏叔,常州(今属江苏)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神宗元丰末知饶州浮梁县(《石林诗话》卷中)。后两为宪漕,五典郡符,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终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有《张祠部集》,已佚。事见《中吴纪闻》卷三。今录诗二十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