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石鸣韶

赫赫虞皇绍治平,翠华曾向此南行。风微林谷和丝竹,日暖温泉漱锦筝。

三月味忘韶乐美,九成音协凤凰鸣。昌山今幸留遗迹,愿奏钧天入大廷。

现代解析

这首《乐石鸣韶》描绘了一幅上古圣王虞舜南巡时,在山水间享受音乐的美妙场景,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段传说的向往和敬仰。

前两句"赫赫虞皇绍治平,翠华曾向此南行"是说:声名显赫的虞舜继承尧的治国之道,曾经乘坐华美的车驾南巡。这里用"赫赫"形容虞舜的威名,"翠华"指代帝王车驾的华贵装饰。

中间四句描绘了南巡时的美好景象:微风轻拂山林溪谷,与丝竹乐声相和;温暖的阳光洒在温泉上,仿佛在洗涤精美的古筝。人们沉醉在美妙的韶乐中,整整三个月都不觉得厌倦,这音乐如此和谐动听,连凤凰都来应和鸣叫。这里用"三月味忘"夸张地表现韶乐令人陶醉的程度,"九成"指音乐的高妙境界。

最后两句"昌山今幸留遗迹,愿奏钧天入大廷"是作者的感慨:如今在昌山还能看到当年的遗迹,真希望能把这来自天上的美妙音乐(钧天)也献给现在的朝廷。这表达了作者对上古圣王时代的向往,以及希望当代也能重现那样的盛世之音。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和音乐描写,将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太平盛世生动地展现出来,语言华美但不晦涩,用凤凰和鸣、温泉漱筝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音乐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