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庵先生挽诗四首 其四

人生几度短长亭,廿载师缘一梦醒。
问字当年能载酒,聆言何处更趋庭。
莺声婉转伤零落,山色从容入窈冥。
此后不堪寻故地,西州岁岁柳丝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恩师"槐庵先生"的挽诗,表达了对逝去师长的深切怀念。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师生情谊的珍贵与失去的痛楚。

首联用"人生驿站"比喻生命短暂,二十年师生缘分像一场醒来的梦,道出人生无常的感慨。颔联回忆当年求学场景:当年能带着酒向老师请教,如今却再也找不到聆听教诲的地方了。这里用"趋庭"这个典故,暗指孔子教导儿子的故事,体现对师道的尊重。

颈联转向景物描写:黄莺的鸣叫透着哀伤,青山依旧却显得幽深遥远。这里用"莺声婉转"反衬内心的悲痛,用永恒的山色对比人生的短暂。尾联直抒胸臆:以后不敢再回旧地,因为每年春天柳树依旧青翠,却再也见不到恩师了。"西州"典故暗含东晋名士悼念谢安的往事,加深了物是人非的哀伤。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情景交融的手法,将对恩师的追忆与自然景物结合,在平淡中见深情。没有华丽辞藻,却用"载酒问字""柳丝青青"等生活化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师生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特别是结尾用年年常新的柳色,反衬出永不褪色的思念,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