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韶州宣溪亭

昔年吏部谪韶州,曾向宣溪泊暮舟。
多少烟波愁不尽,一时留与后人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被贬到韶州(今广东韶关)时的愁绪。

前两句用"昔年"带出回忆:当年有位吏部官员被贬到韶州,傍晚时分把船停靠在宣溪的亭子旁。这里用"泊暮舟"三个字就勾勒出孤舟停泊、暮色苍茫的画面。

后两句是情感爆发:眼前浩渺的烟波(水面雾气)就像数不尽的愁绪,这些愁苦一时难以排解,只能留给后来人体会。最妙的是"一时留与后人愁",把个人遭遇升华为永恒的人生感慨——每个人都会经历类似的困境,这种愁绪是代代相承的。

全诗短短28个字,却包含了三个层次:具体场景→情感投射→哲理升华。用最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最普遍的愁绪,这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就像现代人遇到挫折时,也会觉得"前人经历的痛苦,现在轮到我来承受了",这种共鸣穿越了千年时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