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秋收后簸扬谷物的场景,展现了农事的艰辛与生活的压力。
前两句写清晨的好天气,农民抓紧时机干活。"箕宿"指簸箕形状的星宿,暗示要开始簸扬工作。三四句说农民不惜力气反复扬谷,只为把糠秕彻底分离干净,体现农民对粮食的珍视。
五六句揭示沉重现实:饱满的谷粒要交给官府,只剩下零散碎米留给自家人。"狼藉"二字既写谷粒散落的样子,也暗指生活窘迫。最后两句是农民的心声:只要不用欠租,就能挺直腰杆做人,不用看人脸色。
全诗通过具体农事活动,反映了古代农民在丰收背后的辛酸。他们辛勤劳作,却要把最好的粮食上交,自己只能勉强糊口。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既赞美了农民的勤劳,也暗含对剥削制度的不满,让读者感受到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