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玉兔何年上月宫,夜间捣药特无踪。
神丹不老姮娥鬓,乞取刀圭驻玉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场景,核心是借月宫玉兔的传说,表达对青春永驻的向往。

前两句用疑问句开头:"玉兔什么时候上了月宫?"立刻把读者带入神话世界。夜间捣药的玉兔却不见踪影,这种神秘感让人浮想联翩。这里玉兔捣药是古代传说中制作长生不老药的情节。

后两句是诗人的愿望:嫦娥(姮娥)因为吃了仙丹而永葆青春,诗人也想讨要一点仙药(刀圭是古代量药的器具),让自己能永远保持美丽的容颜。把"不老"和"鬓发"联系在一起很巧妙,暗示最怕衰老的就是头发变白。

全诗把神话元素和现实愿望完美结合,语言清新自然。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天真又执着的爱美之心——明知是神话传说,却依然怀着美好期待,这种跨越千年的共鸣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