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松儿

男儿贵自立,弧矢昔所悬。
相期在千古,不让今人前。
我年三十六,一第幸登天。
蹉跎犹自悔,兀兀嗟穷年。
穷通虽有命,尔志当益坚。
譬如登华岱,奋迹陟其巅。
且披邺侯架,更著祖生鞭。
光阴如过隙,转瞬难久延。
桑榆收已晚,时逾境亦迁。
门闾吾望子,勿复废钻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励志家训,核心思想是鼓励儿子要自强不息、珍惜时光。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人生经验,就像一位长辈在和你促膝谈心。

开头四句是总纲:男子汉贵在自立(就像古代男孩出生要挂弓箭象征志向),父亲期望你能名垂千古,不要落后于当代人。这里用"弧矢"的典故很巧妙,既符合父亲身份,又形象地表达了望子成龙的期待。

中间部分父亲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我36岁才考中进士("一第登天"指科举成功),现在回想虚度光阴还很后悔,整天为生计忙碌("兀兀穷年")。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坦诚分享人生遗憾,让劝诫更有说服力。

接着用两个生动比喻讲道理:人生际遇虽有天意("穷通有命"),但你的志向要更坚定。就像攀登华山泰山,必须奋力登顶。又用"邺侯架"(唐代李泌藏书三万卷的典故)和"祖生鞭"(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两个典故,告诉儿子要勤读书、争朝夕。

最后是语重心长的催促:时光如白驹过隙,晚年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桑榆"指晚年)。咱们家就指望你了,千万别荒废学业!结尾"门闾望子"四个字,把一个传统中国父亲含蓄又深沉的期待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亮点在于:既有"登华岱"这样的壮阔意象,又有"过隙"这样的细腻比喻;既引经据典又不掉书袋;严厉中带着温情,说理时不忘鼓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中国式父爱——不轻易说"爱",却把期待和牵挂都化在谆谆教诲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