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杂咏 其二

勿言水懦弱,在险能用壮。
盘回万重山,不制三尺浪。
混混循崖行,约束戒奔放。
屈曲必如意,性本无背向。
触石石忽怒,爱怒不受障。
一过波澜平,柔克贵善让。
我行历诸滩,顺逆固殊状。
曾读老氏书,观物知所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水的特性比喻人生处世之道,语言平实却充满智慧。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前六句)写水的"柔弱胜刚强"。诗人说别看水看似柔弱,遇到险境时却能爆发强大力量。它在山间千回百转,却连小小的浪花都能控制。水流沿着山崖乖乖前行,懂得约束自己不放纵。水总能顺着地形找到最适合的路径,因为它本性就懂得顺应环境。

第二层(中间四句)通过水与石头的互动,展现以柔克刚的智慧。当水流碰到石头时,石头会发怒般阻挡,但水从不硬碰硬。它懂得暂时退让,绕过障碍后依然平静流淌,这种柔性的克制比强硬对抗更高明。

第三层(最后四句)由自然现象引申到人生感悟。诗人结合自己行船经过不同水段的经历,联想到人生也有顺境逆境。他通过观察水的特性,领悟到道家"柔弱胜刚强"的处世哲学——就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实则坚韧,懂得顺应时势又能保持本性,这才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全诗妙在将深刻的哲理融入日常观察,用水流的自然现象,生动诠释了"以柔克刚"的人生智慧。诗人没有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水的形象自己体会:真正的强大不在于表面强硬,而在于像水一样兼具韧性与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