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重九(二九年九月九日)
晚秋逢九日。
正怜醉酿寒,叶红山碧。
襟怀感萧瑟。
恰登高眺远,邀宾携客。
快游双屐。
赏重阳、飞觞雅集。
插茱萸、应想明年,来此会知谁适。
更忆。
参军(孟嘉。)落帽,顷刻文成,捷才无匹。
东篱彭泽。
忽来送酒衣白。
重阳寻佳话,风流高雅,千载犹如面觌。
就黄花、瘦极西风,饱餐秀色。
正怜醉酿寒,叶红山碧。
襟怀感萧瑟。
恰登高眺远,邀宾携客。
快游双屐。
赏重阳、飞觞雅集。
插茱萸、应想明年,来此会知谁适。
更忆。
参军(孟嘉。)落帽,顷刻文成,捷才无匹。
东篱彭泽。
忽来送酒衣白。
重阳寻佳话,风流高雅,千载犹如面觌。
就黄花、瘦极西风,饱餐秀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秋日的诗意和人生感慨。
上片(前半部分)描绘重阳节的热闹场景: 1. 开篇点明时间——深秋重阳节,用"醉酿寒"形容秋意浓得像酒一样醉人,"叶红山碧"是典型的秋景。 2. 接着写人们登高聚会:带着宾客,穿着轻便的木屐登山,饮酒作乐(飞觞指传杯饮酒),按习俗插茱萸祈福。 3. 但欢乐中带着一丝惆怅——想到明年此时,不知还能和谁一起过节,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下片(后半部分)引用历史典故增添文雅趣味: 1. 用孟嘉落帽的典故(东晋名士孟嘉在重阳宴会上帽子被风吹落仍从容不迫),赞美才思敏捷的文人。 2. 提到陶渊明(彭泽县令)白衣送酒的故事,表现隐士的高雅。 3. 最后把菊花拟人化,说它在西风中显得清瘦却风骨依然,让人忍不住要"饱餐"它的秀色,既写实景又暗喻高洁品格。
全词特色: - 现实与历史交织,既有当下重阳聚会的生动描写,又穿插古代文人的风雅故事 - 情感层次丰富,从节日的欢快,到对未来的忧思,再到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 语言明快流畅,"快游双屐""饱餐秀色"等表述既形象又新鲜
本质上是通过重阳节活动,表达对友情、时光和文人风骨的思考,把传统节日写出了新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