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为方教谕玭题

息斋画竹天下奇,短梢亦有凌云姿。
晴连淇澳烟霞景,暝入潇湘风雨时。
久离林下怀三径,独向天边见一枝。
王猷清兴谁能比,岁寒劲节君当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竹图,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格和画家的精湛技艺。

前四句写画中竹子的神韵:息斋(画家名)画的竹子堪称天下奇观,即使短小的竹梢也带着直冲云霄的气势。晴天时,竹子仿佛与淇水边的烟霞美景相连;阴雨天时,又像是置身于潇湘夜雨的意境中。这里用淇澳(诗经中产竹之地)和潇湘(竹文化胜地)两个经典意象,展现竹子在不同天气下的灵动之美。

后四句转向观画人的感受:诗人说自己离开竹林已久,常常怀念隐士生活的闲适("三径"指隐士住所),如今在画中看到这一枝竹,就像在天边遇见故友。接着用王猷(即王徽之,爱竹成痴的典故)作比,说画家的清雅情趣无人能及,最后点明主旨——画中竹子不畏严寒的刚劲气节,正是君子品格的写照。

全诗通过"短梢凌云""晴暝变幻"等生动描写,把静态的画作写得充满生命力,最后落脚到"岁寒劲节"的品格升华,由物及人,传递出对坚贞气节的推崇。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竹子的形象中自然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