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八月十八日观潮作
秋空忽尔色黯黪,万窍怒号山震荡。
冥冥混沌一气来,游人共指潮头上。
初时映海色尚微,及至摧山力渐壮。
澒洞吴越惧一壑,幻戏人兽惊殊状。
满空烟雾走玉龙,万里川源豗白象。
雷鼓鞺鞳冯夷舞,日车出没鲛绡漾。
海神珍宝不自惜,岁与江妃一相饷。
须臾涨尽势稍歇,依然宇宙回清亮。
昔人说此已愈疾,何况临流恣疏放。
冥冥混沌一气来,游人共指潮头上。
初时映海色尚微,及至摧山力渐壮。
澒洞吴越惧一壑,幻戏人兽惊殊状。
满空烟雾走玉龙,万里川源豗白象。
雷鼓鞺鞳冯夷舞,日车出没鲛绡漾。
海神珍宝不自惜,岁与江妃一相饷。
须臾涨尽势稍歇,依然宇宙回清亮。
昔人说此已愈疾,何况临流恣疏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用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动态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开篇先渲染气氛:秋天的天空突然变暗,狂风呼啸仿佛要把山都震碎。这种压抑感为后面潮水到来做了铺垫。接着用"冥冥混沌"形容潮水像天地初开时的混沌之气,游人纷纷指向远处正在形成的潮头。
潮水的变化过程被描写得极具层次感:刚开始只是微微映着海色,渐渐变得像能摧毁山岳般凶猛。作者用两个夸张的比喻——潮水让整个吴越地区(江浙一带)仿佛变成一个被水淹没的巨坑,又像变戏法般幻化出各种人兽形态。接着用"玉龙腾空"和"白象狂奔"的意象,表现潮水翻涌时水雾弥漫、浪花飞溅的震撼场面。
诗中还加入了神话色彩:潮声如雷神击鼓,浪花似水神跳舞,阳光穿透水雾像鲛人(传说中的海底居民)的薄纱在飘荡。甚至想象这是海神每年给江神(掌管江河的神)送礼的场面,把自然现象浪漫化了。
最后潮水退去,天地恢复清明。结尾提到古人说观潮能治病,而作者认为亲身体验这种壮阔更能让人心胸开阔。全诗通过由远及近、由弱到强再归于平静的描写顺序,配合神话联想和夸张比喻,把潮水的动态美和力量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和人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