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七首 其六

青山具区中,谓是角里村。汉代四老人,避秦卧松云。

白石砥如席,道边起高坟。不见采芝客,千载留清芬。

出能安汉嗣,归复栖石门。奇功不受赏,拂衣返吾真。

我来访幽兰,清风绕林根。山中耕植流,安知非子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和情怀的诗词,非常优美且含义深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首先,诗的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青山环绕,这是一个名叫角里村的地方。这里似乎暗示了一种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

接着,诗中提到了汉代四老人。他们避开秦朝的纷扰,隐居在松云之间。他们宛如高洁的隐士,选择远离世俗,生活在自然之中。

然后,诗中描述了白石如席的景象,路边有高大的坟茔,这可能是指那些高洁隐士的墓地。这里并没有提到那些采芝(象征求取名利)的客人,反而留下了千年的清芬(即清香)。这是对那些不求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隐士们的赞美。

接下来,“出能安汉嗣,归复栖石门。”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出世与入世相平衡的生活态度。这些隐士们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服务国家(安汉嗣),但他们选择回到自然的怀抱,居住在石门之中。他们追求的不是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然后,“奇功不受赏,拂衣返吾真。”这句话进一步揭示了这些隐士的生活理念。他们不追求世俗的奖赏和功绩,而是选择回归真我,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接着,诗人表示自己来访这个幽兰之地,被这里的清风和林根所吸引。这里的生活让他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而山中耕植的人们,可能是他的子孙,也过着这种隐居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和与真实的生活态度。这些隐士们选择隐居在自然之中,不求名利,只求内心的安宁。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真谛和美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