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八十四

茅亭竹径是君家,一入尘寰鬓星华。
何必秋怀偏感菊,满园春菜亦黄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田园生活跌入世俗后的感慨,用简单的画面传递深刻的人生体悟。

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茅草亭、竹间小路勾勒出主人公曾经纯朴自然的家园,而"一入尘寰"后双鬓渐白的变化,暗示了世俗生活的消耗。这里没有直接抱怨,但"鬓星华"三字已道尽沧桑。

后两句笔锋一转,跳出常规的悲秋思维:谁说只有秋菊才能引发感慨?满园普通的春菜开出小黄花,同样能触动人心。诗人用菜花替代菊花,打破了文人雅士的传统审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这种对日常之美的发现,比刻意伤春悲秋更显智慧。

全诗妙在四两拨千斤:用茅亭竹径对比繁华尘世,用菜花对比菊花,在轻描淡写中完成对世俗生活的温和批判,同时传递出"何处无风景"的豁达。就像现代人突然发现外卖盒边的小野花也很美,这种返璞归真的领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