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制干遗事

历历青云上,飞扬彼一时。
深春曲江宴,清夜郾城诗。
老去山河在,仙成日月迟。
空言徒有托,千载欲谁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对友人陈制干的追忆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人生起伏、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前四句回忆陈制干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他像大鹏鸟一样直冲青云(比喻仕途顺利),在长安曲江的春日宴会上挥洒才情,在郾城的清朗月夜写下动人诗篇。"历历""飞扬"这些词生动展现了当年的豪迈风采。

后四句转向现实感慨:如今年华老去,山河依旧,但友人追求的长生之道("仙成")迟迟未成。最后两句尤为深刻——那些曾经的抱负都成了空谈,千年之后,还有谁能理解这份遗憾呢?"空言徒有托"道出了理想破灭的无奈。

全诗通过"青春得意"与"暮年落寞"的强烈对比,揭示了人生无常的永恒主题。没有用华丽辞藻,就像老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却让读者感受到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知音难觅的孤独感。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其动人之处。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