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靖天师大道歌
千峰秀攒龙虎山,学仙之人住其间。
时乘飞驭下人寰,主掌符箓尸神奸。
虚靖维出千载后,道风契天高莫攀。
如网有纲枢有环,足以立懦而廉顽。
岂徒风霆走禀命?政使仙圣皆承颜。
大道甚夷民自艰,大道甚经民自孱。
天师兴歌一哀唱,只在身中无往还。
吁此血肉块,成坏等草菅。
气归元海便无极,箭射虚空真等闲。
无何虞赵二公辩方始,无乃七圣皆迷、所见才一斑。
时乘飞驭下人寰,主掌符箓尸神奸。
虚靖维出千载后,道风契天高莫攀。
如网有纲枢有环,足以立懦而廉顽。
岂徒风霆走禀命?政使仙圣皆承颜。
大道甚夷民自艰,大道甚经民自孱。
天师兴歌一哀唱,只在身中无往还。
吁此血肉块,成坏等草菅。
气归元海便无极,箭射虚空真等闲。
无何虞赵二公辩方始,无乃七圣皆迷、所见才一斑。
现代解析
这首《虚靖天师大道歌》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向普通人揭示了修道的真谛。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足以立懦而廉顽")用龙虎山的壮丽景色引出修道主题。诗人说虚靖天师虽然生活在千年之后,但他的道法高深莫测,就像渔网的纲绳、门枢的转轴,能让懦弱的人变得勇敢,让顽劣的人变得正直。这里用日常物品作比喻,说明修道能从根本上改变人。
第二部分("岂徒风霆走禀命"到"只在身中无往还")揭示了修道的关键。诗人说真正的道法不是呼风唤雨的神通,而是让仙圣都敬重的内在修养。他感叹大道本来简单平坦("甚夷""甚经"),但普通人总觉得艰难遥远。这里用道路作比喻,指出修道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外求。
第三部分("吁此血肉块"到最后)用更形象的比喻说明修道境界。说人的身体就像草芥一样脆弱,但若能守住元气("气归元海"),就能达到"箭射虚空"般自在的境界。最后用"七圣迷路"的典故,暗示修道不能只看表面,要领悟本质。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箭射虚空"比喻得道后的自在状态,用"七圣迷路"讽刺那些只懂皮毛的求道者。诗人想告诉我们:修道不是追求神通,而是回归本心;不在远方,而在当下;不必复杂,简单即是。这些比喻让深奥的修道思想变得直观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