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南湖湖影阔,霜树远微茫。
噪水凫头壮,牵舟草尾长。
晚山烟后翠,初月日边黄。
飘泊知予事,翻愁近故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湖秋日傍晚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内心的感慨。

首句“南湖湖影阔”描述了南湖水面宽阔,湖中映照着远处的景致。接着“霜树远微茫”,远处的树木被秋霜染色,显得模模糊糊,增加了画面的朦胧感。

“噪水凫头壮,牵舟草尾长”两句,则是具体描写了湖面上的动态景象。水鸭在湖面上欢跃,叫声此起彼伏;而长长的草尾随着波浪起伏,仿佛在牵动着小船。

“晚山烟后翠,初月日边黄”两句继续描绘暮色中的景色,傍晚的山脉在烟雾中呈现出翠绿色,初升的月亮在日落的余晖中显得微微泛黄,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最后一句“飘泊知予事,翻愁近故乡”,诗人的心境在此句中得到了体现。虽然眼前的景色美丽,但诗人却感到漂泊不定,内心反而开始思念起自己的故乡。这种情感上的反差,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的和谐而又矛盾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知。

汤宾尹

(1568—?)明宁国府宣城人,字嘉宾,号霍林。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为攻击东林党人的“宣昆党”之首。三十八年,以詹事府庶子充会试同考官,次年进国子监祭酒。以会试舞弊被劾。被吏部尚书孙丕扬置察典,褫官归。有《易经翼注》、《睡庵初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