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渡买鱼
北堂老人性嗜鱼,有鱼一饭空无余。
行水登舟喜动色,几月乃得三四食。
溪涸舟胶挽不去,舍舟行行溪上路。
路入茅舍惟一翁,网挂壁头儿负舂。
问之有底不出渔,水动鱼藏溪作风。
强之不能许觞醪,翁为挂网儿持篙。
挟艇过临丛藻岸,踏竹下网屡成漫。
忽然得鲤仅如掌,翁笑官有福可仗。
我舟犹在极目涯,乃坐其艇与之往。
烹鱼一开慈颜驩,胶舟旋亦辞涸滩。
两日舟移无十里,吁嗟有此行路难。
渔翁饮酒得钱去,一叶如飞烟火暮。
行水登舟喜动色,几月乃得三四食。
溪涸舟胶挽不去,舍舟行行溪上路。
路入茅舍惟一翁,网挂壁头儿负舂。
问之有底不出渔,水动鱼藏溪作风。
强之不能许觞醪,翁为挂网儿持篙。
挟艇过临丛藻岸,踏竹下网屡成漫。
忽然得鲤仅如掌,翁笑官有福可仗。
我舟犹在极目涯,乃坐其艇与之往。
烹鱼一开慈颜驩,胶舟旋亦辞涸滩。
两日舟移无十里,吁嗟有此行路难。
渔翁饮酒得钱去,一叶如飞烟火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爱吃鱼的老人(北堂老人)出门买鱼的有趣经历,用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普通人生活中的小确幸和波折。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爱吃鱼的烦恼(前4句) 老人特别爱吃鱼,有鱼就能吃光所有饭。但住在水边却很难吃到鱼,几个月才能吃三四次。这里用"有鱼一饭空无余"的夸张说法,活灵活现画出老馋猫的形象。
2. 一波三折的买鱼记(中间16句) - 先是船搁浅:兴冲冲坐船去买鱼,结果溪水干涸船动不了,只好步行 - 找到渔夫家:茅草房里只有老渔夫和他儿子,渔网都挂在墙上(说明很久没打鱼了) - 说服渔夫:渔夫说现在不是打鱼季节,老人用酒诱惑,终于说动他们下网 - 意外收获:撒了好几次网只捞到巴掌大的小鱼,渔夫开玩笑说"您是有福气的人" - 返程插曲:回程时搁浅的船终于能动了,但两天才走十里路,感叹行路难
3. 圆满结局(最后2句) 渔夫拿着酒钱开心离开,暮色中驾着小船飞快消失。老人终于吃上鱼露出笑容,虽然鱼很小,但整个过程充满生活趣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买鱼这件小事,展现普通人生活的真实面貌 2. 语言特别生动,比如"网挂壁头儿负舂"的画面感很强 3. 充满幽默感:巴掌大的鱼被说成"有福气",搁浅的船两天挪十里 4. 传递乐观精神:虽然过程曲折,但最终老人还是开心地吃上了鱼
就像我们现在开车去很远的地方买网红美食,结果遇到堵车、店铺休息等各种状况,最后虽然只买到普通款,但整个过程反而成了难忘的回忆。诗中这种"生活虽难,乐趣常在"的态度,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徐侨
(1160—1237)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