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池访恺上人不遇
山中夏将半,嘉树敷阴重。
闲携绿玉杖,拄到青莲峰。
苔径少行客,惟有旧游踪。
临池涤烦襟,万壑来松风。
兰若倚天间,岧峣白云封。
高轩敞岩穴,疏棂衔翠浓。
未缘释子共,所欣良友同。
明当发毫素,赘言贻恺公。
闲携绿玉杖,拄到青莲峰。
苔径少行客,惟有旧游踪。
临池涤烦襟,万壑来松风。
兰若倚天间,岧峣白云封。
高轩敞岩穴,疏棂衔翠浓。
未缘释子共,所欣良友同。
明当发毫素,赘言贻恺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独自游山寻访高僧不遇的经历,展现了山中幽静美景与诗人超脱的心境。
诗中"山中夏将半"点明时间是仲夏,山中树木繁茂形成大片树荫。诗人拄着青玉杖登上青莲峰,发现苔藓小径上人迹罕至,只有往日的游踪。他在天池边洗涤尘世烦忧,感受松风从万壑中吹来。
远处寺庙高耸入云,被白云环绕。岩洞中的轩窗敞开,疏朗的窗棂映着浓翠。虽然没能与高僧恺公相遇,但与好友同游也很快乐。诗人决定次日要用笔墨记录这次游历,并写些赠言送给恺公。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夏日山林的清幽宁静。诗人寻人不遇却不感遗憾,反而在山水间获得心灵净化,体现了随遇而安的豁达心境。诗中"临池涤烦襟"等句生动表现了自然对人的精神疗愈作用。